东北地区水稻主要株型性状比较分析

被引:26
作者
李红宇 [1 ]
侯昱铭 [1 ]
陈英华 [1 ]
权成哲 [2 ]
闫平 [3 ]
刘梦红 [4 ]
武洪涛 [3 ]
陈温福 [1 ]
徐正进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北方粳稻育种重点实验室
[2] 吉林省水稻研究所
[3] 黑龙江省五常水稻研究所
[4] 黑龙江农垦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株型; 穗部性状;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2006年和2007年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水稻区域试验品种(系)为材料,分别在辽宁沈阳、吉林公主岭和黑龙江五常研究了水稻的株型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多数品种是穗型直到半直立(82.6%)、着粒密度中到稀(80.2%)、穗重轻到中(72.8%)、二次枝梗分布下部优势型(98.8%)。黑龙江主要是弯、半直立穗型品种,吉林以半直立穗型品种为主,辽宁则以直立穗型品种为主。吉林和黑龙江品种多数是中、稀穗型和中、轻穗型,辽宁主要是中、密穗型和中、重穗型。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第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平均值表现为辽宁>吉林>黑龙江。辽宁上三叶长、宽大于吉林和黑龙江,但叶基角较小。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和第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与一、二次枝梗数和一、二次枝梗粒数及二次枝梗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一、二次枝梗结实率和千粒重呈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多数处于中、高产量水平,总体上有穗型直立、着粒密度大、重穗型、穗颈维管束数多、上三叶长且宽而角度小、株高和生物产量高有利于高产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北三省水稻产量和品质及其与穗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徐正进 ;
邵国军 ;
韩勇 ;
张学军 ;
全成哲 ;
潘国君 ;
陈温福 .
作物学报, 2006, (12) :1878-1883
[2]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生理生态特性及其利用前景 [J].
徐正进 ;
陈温福 ;
周洪飞 ;
张龙步 ;
杨守仁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12) :1122-1126
[3]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和方法 [J].
杨守仁,张龙步,陈温福,徐正进,王进民 .
中国水稻科学, 1996, (02) :115-120
[4]   水稻超高产、特优质株型模式的构想和育种实践 [J].
黄耀祥,林青山 .
广东农业科学, 1994, (04) :1-6
[5]  
水稻超高产育种生理基础[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温福等编著, 1995
[6]  
Breaking the yield frontier of rice[J] . Gurdev S. Khush.GeoJournal . 1995 (3)
[7]  
The breeding of crop ideotypes[J] . C. M. Donald.Euphytica . 196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