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几种旱作农田N2O排放通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15
作者
王重阳 [1 ]
郑靖 [2 ]
顾江新 [3 ]
王绍斌 [1 ]
史奕 [2 ]
陈欣 [2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开放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下辽河平原; N2O; 玉米; 大豆; 春小麦; 排放通量; 影响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明下辽河平原几种旱作农田N2O排放通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东北地区3种典型的旱地作物(玉米、大豆和春小麦)的N2O排放进行了原位测量,同时测量了土壤湿度等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3种旱田作物的N2O排放在其各自生长季内均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在整个生长季观测中,常规处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和平均通量分别为:玉米田-26.2~822.1μg·m-2·h-1,平均通量110.3μg·m-2·h-1;大豆田-96.8~281.0μg·m-2·h-1,平均通量66.0μg·m-2·h-1;春小麦田-27.1~183.1μg·m-2·h-1,平均通量46.3μg·m-2·h-1。研究还表明,土壤湿度是制约旱田N2O释放的关键因素,在土壤湿度较低时,施N肥并不会增加N2O的排放量。从作物的整个生长季来看,施N肥处理比未施N肥处理的N2O排放量要高,具体表现在玉米田和春小麦田常规处理N2O排放总量分别是无N处理的3.88倍、1.10倍。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施氮和玉米生长对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杨兰芳 ;
蔡祖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100-104
[2]   农田土壤N2O生成与排放影响因素及N2O总量估算的研究 [J].
张玉铭 ;
胡春胜 ;
董文旭 ;
陈德立 ;
张佳宝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3) :124-128
[3]   苗期玉米、大豆在土壤-植物系统N2O排放中的贡献 [J].
李玥莹 ;
陈冠雄 ;
徐慧 ;
张颖 ;
张旭东 .
环境科学, 2003, (06) :38-42
[4]   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中氮肥反硝化损失与N2O排放量 [J].
丁洪 ;
蔡贵信 ;
王跃思 ;
陈德立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57-560
[5]   西北地区旱田耕层土壤N2O排放特征的研究 [J].
白红英 ;
张一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5) :561-564
[6]   干湿交替对旱地土壤NO气态损失的影响 [J].
梁东丽 ;
同延安 ;
Ove Emteryd ;
方日尧 ;
张树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2, (02) :28-31+48
[7]   温度对旱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研究 [J].
徐文彬 ;
刘维屏 ;
刘广深 .
土壤学报, 2002, (01) :5-4+3
[8]   降雨和土壤湿度对贵州旱田土壤N2O释放的影响 [J].
徐文彬 ;
刘广深 ;
刘维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67-70
[9]   贵州省旱田土壤NO释放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J].
徐文彬 ;
洪业汤 ;
陈旭晖 ;
王羽 .
环境科学, 2000, (01) :7-11
[10]   华北地区旱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 [J].
宋文质 ;
王少彬 ;
曾江海 ;
王智平 ;
张玉铭 .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04)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