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邵阳大地电磁剖面深、浅部典型构造的解释

被引:9
作者
王运生 [1 ]
王绪本 [2 ]
苟量 [3 ]
贾进斗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专业实验室
[2] 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3] 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
关键词
大地电磁(MT); 综合地质解释; 深浅部构造; 松潘—邵阳大剖面;
D O I
10.13476/j.cnki.nsbdqk.2007.02.025
中图分类号
P631.3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松潘—邵阳大剖面大地电磁原始资料的采集、分析、MT二维反演成图,进而对大剖面MT反演图进行综合地质解释,解释成果客观的反映了剖面区带深,浅部构造的展布规律并取得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确定了龙门山推覆构造主滑脱面为埋深为20km的壳内低阻层;(2)查清了华蓥山构造带深,浅部断裂展布特征;(3)系统揭示了剖面区带隐伏断裂的发育情况;(4)对剖面区带的断裂活动性进行了分级;(5)揭示了川东—鄂西—湘中地区深、浅部褶皱构造的展布。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77 +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地形影响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J].
王绪本 ;
李永年 ;
高永才 .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9, (04) :327-332
[2]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J].
林茂炳 ;
吴山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46-55
[3]   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演化的动力学模式 [J].
罗志立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91, (01) :1-7
[4]   四川龙门山冲断带(中北段)岩石圈的层圈性和多级滑脱推覆 [J].
刘树根 ;
罗志立 ;
曹树恒 .
四川地质学报, 1990, (03) :145-150
[5]   龙门山推覆构造初析 [J].
赵友年 ;
赖祥福 ;
余如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5, (04) :359-368
[6]  
蒋炳铨.川东一带隔挡、隔槽式褶皱形成力学机制[J].四川地质学报,1984(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