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之路的宪法分析

被引:15
作者
龚向和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生; 宪法保障; 社会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从宪法角度来看,民生是公民依据宪法享有维持基本生存基础上的有尊严的生活,体现为公民享有的宪法社会权。民生与宪法密切相关,民生是宪法的宗旨、目的和重要内容,宪法是民生的根本保障。宪法保障民生的路径有三个:一是基本前提,即明确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宪法义务;二是具体表现,即政府采取再分配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三是有效手段,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民生为本 发展为主 改革为重——代表委员热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J]. 徐璞英.当代社科视野. 2008(03)
[2]  
民生为本 发展为主 改革为重——代表委员热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J]. 徐璞英.当代社科视野. 2008 (03)
[3]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 [J].
徐光春 .
人民论坛, 2007, (06) :6-7
[4]   重视民生:事关改革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J].
吴忠民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 (01) :1-1
[5]   通过司法实现宪法社会权——对各国宪法判例的透视 [J].
龚向和 .
法商研究, 2005, (04) :131-137
[6]   社会权的历史演变 [J].
龚向和 .
时代法学, 2005, (03) :27-32
[7]   对“民生之本”涉及的几个问题的探究 [J].
张燕喜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 (11) :46-47+49
[8]   中国民生的两大主题: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 [J].
郑功成 .
理论探讨 , 2004, (05) :47-49
[10]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 [J].
程美东 .
人文杂志, 2002, (03) :1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