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部呷村超大型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特征及其与日本黑矿的类比

被引:5
作者
傅德明
徐明基
机构
[1] 四川省地矿局科研所
[2] 四川省地矿局一O八地质队
关键词
矿床特征; 地质学报; 日本黑矿; 火山岩; 喷出岩; 火成岩; 呷村; 弧前盆地; 岛弧; 四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呷村矿床是1974年在1:20万区调中发现并初步肯定的富银多金属矿产地,后由四川省地矿局一○八队于1977年至1984年作了详查评价,求得铜、铅、锌金属储量×××万吨、独立银和伴生银×千吨、伴生金××吨、伴生汞×千吨,此外还有大量可供综合利用的镉、锑、镓、硒、硫酸钡(重晶石)、硫等组分,确定其规模为超大型,并且在矿床(区)范围内及区域上尚有极大的找矿前景,因而矿床的勘探、矿区的外围普查找矿及其科研工作均列为地矿部“三江”有色及贵金属成矿带重点攻关项目,现正在深入开展,并有许多进展和突破。 据现有资料表明,呷村矿床不仅在产出的地质背景条件、矿床特征、成矿机制、控矿条件等方面与日本黑矿极为相似,更重要的是呷村矿床在含矿火山岩的岩石类型、近矿围岩蚀变、矿床有用组份的共生组合(即物质组分)、金、银矿的赋存富集规律以及矿床的变质变形作用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目前国内外尚无报导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在矿床理论研究和指导普查找矿工作的进展上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于与日本黑矿的类比①对其独特特征方面只是提及而不作详细论述。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