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旱区作物-水分模型

被引:21
作者
梁银丽
山仑
康绍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关键词
作物-水模型; 水分敏感性; 供水策略; 冬小麦; 春玉米;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00.09.017
中图分类号
S31 [作物生物学原理、栽培技术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本文依据田间试验数据 ,采用Jensen模式 ,研究了黄土旱区冬小麦、春玉米这两种优势作物的—水分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在播种~返青期缺水敏感指数 (λ)最大 ,对缺水最为敏感 ;拔节~抽穗期次之 ,然后是抽穗~灌浆期 ,而灌浆~成熟期和返青~拔节期的敏感性最小 .总耗水量在 32 0~ 42 0mm之间 ,灌水量为 2 6 0~ 30 0mm左右、且分布在冬前和拔节~抽穗期是节水高产高效的灌水模式 .玉米拔节 -抽穗期和抽穗 -灌浆期对缺水最敏感 ,拔节前和灌浆 -成熟期敏感性小 .说明拔节后到抽穗期补水对产量作用最大 ,其次为抽穗 -灌浆期 .这为黄土旱区制定灌溉制度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与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的发展 [J].
康绍忠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14-20
[2]   限量灌水和磷营养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梁银丽 ;
康绍忠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1) :62-68
[3]   节水农业中作物水分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J].
康绍忠,蔡焕杰,张富仓,刘晓明,梁银丽,梁银丽 .
水利学报, 1996, (05) :9-17+36
[4]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 [J].
山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01) :61-66
[5]   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依据 [J].
张岁岐 ;
山仑 .
山西农业科学, 1991, (02) :34-37
[6]  
非充分灌溉原理[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陈亚新, 1995
[7]  
Optimal irrigation decision with limited .2 Blank H. .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