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
被引:19
作者:
廖宗廷
陈跃昆
魏志红
李明辉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滇黔桂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滇黔桂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上海
[4] 上海 滇黔桂油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5] 云南 昆明
[6] 云南 昆明
来源:
关键词:
构造演化;
特提斯;
滇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 [古生代(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滇西晚古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与特提斯演化密切相关。泥盆纪—石炭纪,伴随古特提斯洋开启,扬子大陆边缘发生裂解,兰坪—思茅地块、保山地块等相继形成独立地块,其间被哀牢山洋、昌宁—孟连洋分隔。晚二叠世,古特提斯洋关闭,滇西发生造山作用,其间在李仙江和澜沧江一带曾出现过火山岛弧。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盆地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中特提斯关闭,本区再次发生造山作用,造成下侏罗统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地壳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新特提斯洋关闭,本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并在早期左行、晚期右行走滑断裂的影响下,形成一系列的走滑拉分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本区构造时开时合,整体显示手风琴式的演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029 / 103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