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论精神旅游产品的开发向度

被引:43
作者
何景明
机构
[1]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黑色旅游; 旅游主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精神旅游的主导产品,其主题大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存在着主题概念僵化、客源以公费旅游群体为主等问题;而黑色旅游主题则以爱与和平为主,呈现负面事件"正面宣传化"、多元化深度开发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创新我国精神旅游主题的思路,即从阐释美、正义、人性、自由和理性等多维视角重构旅游产品,更好地发挥其对国民的伦理教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迷津中的智慧 [J].
陈祥 .
南风窗, 2010, (16) :100-100
[2]   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 [J].
尹晓颖 ;
朱竑 ;
甘萌雨 .
人文地理, 2005, (02) :34-37+76
[3]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伊曼努尔·康德著, 2005
[4]  
戴元光自选集[M]. 复旦大学出版社[戴元光著], 2004
[5]  
致命的自负[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F.A.哈耶克(F.A.Hayek)著, 2000
[6]  
世纪学人自述[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高增德, 2000
[7]  
关于电视[M]. 辽宁教育出版社 ,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著, 2000
[8]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9]  
自由宪章[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F.A.Hayek)著, 1999
[10]  
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封孝伦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