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3年与2003/2004年冬季爆发性增温期间的动力特征

被引:2
作者
赵燕华 [1 ,2 ]
管兆勇 [1 ]
刘毅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试验室
关键词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行星波; EP通量; 剩余环流;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9.02.008
中图分类号
P421.32 [平流层];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ECMWF提供的60层气象场资料诊断分析了2002/2003和2003/2004年两个冬季的爆发性增温(stratospheric sudden warming,SSW)过程,比较了两次SSW期间高纬温度和纬向风的差异,计算了SSW期间的EP通量和剩余环流。结果表明:2003/2004年增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而2002/2003年则发生了波动;增温都是从平流层上层开始向下传播,但是2003/2004年高层极涡崩溃后迅速恢复,低层极涡恢复得慢,2002/2003年极涡在高层和低层都是缓慢恢复;SSW期间行星波活动较多,2003/2004年极地EP通量的辐合引起东风长时间持续从而阻止了行星波再次上传,而2002/2003年行星波则发生多次上传;2002/2003年SSW发生时高纬地区为下沉气流,没有形成环流圈,增温后形成逆时针的环流圈比2003/2004年偏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期间行星波的活动 [J].
邓淑梅 ;
陈月娟 ;
陈权亮 ;
毕云 .
大气科学, 2006, (06) :1236-1248
[2]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J].
顾思南 ;
杨修群 .
气象科学, 2006, (02) :135-142
[3]   北半球冬季准定常行星波的三维传播及其年际变化 [J].
陈文 ;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2005, (01) :137-146
[4]   北半球春季平流层环流季节转换研究的若干进展 [J].
闵凡花 ;
王盘兴 .
气象科学, 2004, (03) :373-378
[5]   南半球臭氧变化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 [J].
徐海明,何金海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01) :4-11
[6]   平流层大气对对流层大尺度热力强迫的线性、定常响应 [J].
于新文 ;
雷兆崇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0, (03) :331-338
[7]  
动力气象学[M]. 科学出版社 , 叶笃正等编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