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手运动功能区fMRI研究

被引:10
作者
傅悦
张云亭
张权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手运动; 脑功能重组;
D O I
10.13437/j.cnki.jcr.2007.07.009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采用主动手运动任务模式进行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研究运动功能区损伤及恢复特点,以指导临床康复治疗。资料与方法脑梗死所致偏瘫患者40例。累及基底节区25例,皮层区15例。其中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9例,慢性期16例。采用组块设计进行单手拇指与余4指同步对指运动,所有患者均进行健侧和患侧手的主动运动实验。采用SPM9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1)急性期梗死灶累及皮层区组,健侧半球初级感觉运动区(SMC)激活强度及范围明显大于患侧半球。皮层区组患侧半球SMC激活强度及范围均小于基底节区组;(2)梗死灶累及基底节区组,健侧与患侧半球SMC激活强度及范围于急性期与慢性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病例的纵向观察:患肢功能恢复较好的患者,患侧和(或)健侧半球SMC的激活强度和(或)范围有不同程度增强,同时激活脑区增多,均可见小脑半球的激活;患肢功能恢复较差的患者,患侧半球SMC的激活强度及范围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结论(1)fMRI能准确地判定脑梗死患者脑功能区的损伤程度及有无重组的脑功能区;(2)皮层区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受损较为严重,SMC起关键作用,其受累程度直接影响运动功能损伤的等级及恢复程度;(3)脑梗死偏瘫患者在运动功能康复治疗过程中,病变周围及远隔部位可出现功能和结构变化,提示存在脑功能区重组。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erebellar hemispheric activation ipsilateral to the paretic hand correlates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troke .2 Small S L,Hlustik P,Noll D C,et al. Brain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