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食品安全监管逻辑探析——以河南“瘦肉精”事件为例

被引:2
作者
蒋蕙
机构
[1]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父爱主义; 臣民意识; 食品安全监管;
D O I
10.15907/j.cnki.23-1450.2012.05.053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本文以去年曝光的"瘦肉精"事件为例,在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政治文化中的父爱主义和臣民意识,以及现实的成本-收益分析,理出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管逻辑:政府是唯一的监管者。而缺乏约束的政府无法履行应尽的职能,致使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只有在政府和社会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公民社会才能越发成熟,进而促成多元主体共同监督,食品安全才有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7+101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变化”走向“进步”:三聚氰胺事件的启示 [J].
刘亚平 ;
颜昌武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64 (02) :80-87
[2]   “瘦肉精猪”打垮多少监管者? [J].
奚旭初 .
人民公安, 2011, (06) :9-9
[3]   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J].
刘泽华 .
炎黄春秋, 2009, (04) :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