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研究——以密云县和房山区为例

被引:15
作者
姜甜甜 [1 ,2 ]
高如泰 [2 ]
夏训峰 [2 ]
刘树庆 [1 ]
许其功 [2 ]
席北斗 [2 ]
张慧 [1 ,2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平衡模型; 氮; 化肥; 养分负荷; 污染潜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揭示北京市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平衡与负荷状况,利用物质流分析中"输入=输出+盈余"的物质守恒原理,以氮素养分为介质建立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根据北京地区密云、房山2007年统计资料和文献查询获取的参数,估算了密云、房山氮养分输入、输出以及养分盈余,并分析了养分产生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7年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体环境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4 255.26 t和7 728.95 t,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中的养分总量分别为7 320.51 t和14 566.64 t,通过损失途径进入环境和盈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单位面积耕地氮养分负荷高风险地区集中在密云、房山的东部地区。通过对比研究,分析氮养分损失态和盈余态负荷基本趋势,找到了污染潜势产生原因,提出了促进农田氮平衡与降低氮养分负荷相应的调控对策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428 / 24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中国营养体系养分流动循环(CNFC)模型研究.[D].马林.河北农业大学.2006, 08
  • [2] 我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氮素养分循环与平衡.[D].刘晓利.河北农业大学.2005, 06
  • [3] 中国“农田—畜牧—营养—环境”体系磷素循环与平衡.[D].许俊香.河北农业大学.2005, 06
  • [4] Balancing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imensions of agro-ecosystems: An integrated modeling approach.[J].Yongping Wei;Brian Davidson;Deli Chen;Robert White.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9, 3
  • [5] Approaches and uncertainties in nutrient budgets: implications for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icies.[J].Oene Oenema;Hans Kros;Wim de Vries.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3, 1
  • [6] The Dutch Mineral Accounting System and the European Nitrate Directive: implications for N and P management and farm performance.[J].C.J.M. Ondersteijn;A.C.G. Beldman;C.H.G. Daatselaar;G.W.J. Giesen;R.B.M. Huirne.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2, 2
  • [7] 农田养分收支平衡的研究进展
    方玉东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 492 - 494
  • [8]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与中国粮食安全
    王激清
    马文奇
    江荣风
    张福锁
    [J]. 资源科学, 2008, (03) : 415 - 422
  • [9] 中国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王激清
    马文奇
    江荣风
    张福锁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8) : 210 - 215
  • [10] 中国区域土壤表观氮磷平衡清单及政策建议
    陈敏鹏
    陈吉宁
    [J]. 环境科学, 2007, (06) : 1305 - 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