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轨迹法研究寒潮个例

被引:16
作者
刘怡
仇永炎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冷高压; 西南部; 东移; 冷性反气旋; 冷空气; 对流圈; 低层大气; 对流层; 寒潮爆发; 巴勒喀什池; 巴尔喀什湖; 轨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FGGEⅢbSOP(Ⅰ)资料,计算了1979年1月24日—31日的一次东亚寒潮过程中空气质点的三维运动轨迹。结果表明:这例寒潮高压不是原来在欧亚交界处的早期冷高压的东移加强而成,而是在后者的前部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再发展而成。整个寒潮酝酿过程实质是一次地面冷高压的替换过程。根据轨迹分析,这例寒潮高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在亚马尔半岛及其附近地区对流层中层具有极地冷空气特性的气团南下、到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的堆积;同时,这一地区空气本身的绝热上升冷却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寒潮爆发阶段,冷空气主体自对流层低层作扇形散开。冷空气的整个活动过程是堆积—散开—再堆积—再度散开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