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核算以及对其TFP的解释——基于两部门核算模型和EBA方法

被引:1
作者
邹沛江
张大永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核算; 两部门模型; 能源部门; 极限边界;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5.01.007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区分能源部门与非能源部门,扩展了核算模型,在传统文献的基础上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对能源部门TFP进行解释。研究发现,能源部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2%,表现出显著的逆周期特征;能源部门TFP增长率平均为13.24%,进出口、交通基础设施等对能源部门TFP有稳健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1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预测能力的扩展极限边界分析法 [J].
张大永 ;
邹沛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2) :99-112
[2]   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孙琳琳 ;
郑海涛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3-25
[3]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统计学与经济学检验 [J].
章上峰 ;
许冰 ;
顾文涛 .
统计研究, 2011, 28 (06) :91-96
[4]   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 [J].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735-776
[5]   走进非洲——中国对非洲投资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J].
董艳 ;
张大永 ;
蔡栋梁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2) :675-690
[6]   中国人力资本测度与指数构建 [J].
李海峥 ;
梁赟玲 ;
Barbara Fraumeni ;
刘智强 ;
王小军 .
经济研究, 2010, 45 (08) :42-54
[7]   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1978—2007年 [J].
陈彦斌 ;
姚一旻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5) :20-28
[8]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9]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 [J].
王小鲁 ;
樊纲 ;
刘鹏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4-16
[10]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