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统计方法对土壤侵蚀中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的比较

被引:7
作者
胡大鹏,王铮,项静恬,余素明
机构
[1] 北京中科院地理所,北京中科院应用教学所,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土壤侵蚀,自然侵蚀,人类活动加速侵蚀;
D O I
10.13860/j.cnki.sltj.1994.02.002
中图分类号
C81 [统计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灾害性的水土流失既是生态环境脆弱的集中体现,又深受社会活动的影响.我们应用统计方法,包括果类分析、逐步回归、多元化一元等方法,对土壤侵蚀中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加速侵蚀哪方面影响比重大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影响的比重是不同的;从全地区来看,人类活动对侵蚀的影响要小于自然环境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模式识别在河槽演变分析中的应用 [J].
王铮 ;
戈韬 .
信息与控制, 1990, (06) :55-59
[2]   黄河泥沙的环境地质特征 [J].
洪业汤 ;
朴河春 ;
姜洪波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0, (11) :1175-1184
[3]   我国土壤侵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J].
景可 ;
陈永宗 .
地理研究, 1990, (02) :29-38
[4]   黄土高原侵蚀分区探讨 [J].
景可 .
山地研究 , 1985, (03) :161-165
[5]   编制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分区图的经验教训 [J].
黄秉维 .
科学通报, 1955, (12) :15-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