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艾滋病同伴教育

被引:19
作者
詹永红
机构
[1] 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
关键词
青少年; 艾滋病; 同伴教育;
D O I
10.16168/j.cnki.issn.1002-9982.2003.10.017
中图分类号
G63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年级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过程评价 [J].
孙昕霙 ;
吕姿之 ;
钮文异 ;
常春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9-11+8
[2]   同伴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J].
常春 ;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16-19
[3]   在一年级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效果的定性评价 [J].
吕姿之 ;
钮文异 ;
孙昕霙 ;
常春 ;
R-V-Short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24-26+23
[4]   医学生预防艾滋病/性病同伴教育效果追踪评价 [J].
曾阳 ;
常春 ;
吕姿之 ;
高源 .
中国健康教育, 1999, (11) :20-23
[5]  
Adolescent AIDS Prevention in Context: The Impact of Peer Educator Qualities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s on Intervention Efficacy[J] . Emily J. Ozer,Rhona S. Weinstein,Christina Maslach,David Siegel.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 1997 (3)
[6]  
Health aides: student involvement in a university health center program. Helm, C. J,Knipmeyer, C,and Martin, M. R.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