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砂岩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13
作者:
刘云田
杨少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湖南长沙
[2] 中国石油股份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甘肃敦煌
来源:
关键词:
埋藏史;
成岩作用;
砂岩孔隙度;
柴达木盆地;
侏罗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砂岩岩性以中 -粗砂岩为主 ,次为含砾粗砂岩和中细砂岩 ,胶结物含量低 ,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 ,次生溶孔为辅 ,孔隙度与今埋深不具相关性。由于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较弱 ,不足以引起压实减孔量的差异 ,因此成岩压实作用就成为孔隙演化和保存的主要控制因素。侏罗系砂岩今埋藏深度下压实减孔量达 2 0 %~ 32 % ,不同地区成岩压实减孔量随今埋藏深度的变化率近于一致 ,但相同深度下的成岩压实减孔量却不尽相同 ,这主要与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 ,尤其与砂岩在埋藏过程中所经历的最大古埋藏和后期剥蚀量有着内在联系。目前砂岩孔隙度的大小代表的是 6 5~ 12Ma期间砂岩达到最大埋深时的孔隙度 ,因此古埋深越大 ,孔隙度越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69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