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2
作者
杨丽琴 [1 ]
冯等田 [2 ]
机构
[1] 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兰州交通大学西北交通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肃省; 城镇化; 工业化;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2 ;
摘要
基于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互动特征构建了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2000-2010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和互动分析,并对"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显示:从耦合度的时序来看,2001年以来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一直处于拮抗阶段;从耦合协调程度的时序来看,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从低度协调发展到高度协调;利用灰色GM(1,1)模型预测显示,在"十二五"期间,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偶和协调度达到0.8以上,二者达到极度协调。说明甘肃城镇化与工业化逐渐达到一个良性均衡发展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2]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 [J].
姜爱林 .
财贸研究, 2004, (03) :1-9
[3]   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J].
郑长德 ;
刘晓鹰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 (04) :102-111
[4]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傅立编著, 1992
[5]   贵州省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灰色预测 [J].
李正 ;
王军 ;
白中科 ;
郭义强 ;
余莉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5) :577-583
[6]   广西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测度与互动分析 [J].
吴玉鸣 ;
柏玲 .
地理科学, 2011, 31 (12) :1474-1479
[7]   西部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水平及趋势研究——以陕西为例 [J].
郭庆军 ;
赛云秀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1, (04) :40-46
[8]   干旱区绿洲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以乌鲁木齐为例 [J].
魏晓婕 ;
杨德刚 ;
乔旭宁 ;
张进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11) :101-107
[9]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刘俊峰 .
技术与市场, 2007, (02) :77-79
[10]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J].
渠爱雪 .
经济地理, 2006, (01) :55-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