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作为抵抗:“表情包大战”的青年亚文化解析

被引:91
作者
张宁
机构
[1]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表情包; 新媒体; 青年亚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050302 ;
摘要
本研究基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的分析视角,通过在线田野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表情包大战"的网络传播特点和动态演化过程,分析梳理表情包图像符号的类别构成及其意义流变。研究发现表情包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在帝吧出征的过程中发生了原主题消解的作用,而作为一种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集群传播行为,其"抵抗"色彩已被淡化,"消解"成为"抵抗"的现有形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无法忽视的另一种力量.[M].马中红; 陈霖;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  
文化与承诺.[M].(美)米 德著;周晓虹;周 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3]   反抗与消解: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的兴衰 [J].
纪莉 .
江西社会科学, 2015, 35 (10) :240-245
[4]   亚文化符号:网络语言 [J].
马中红 .
江淮法治, 2015, (04) :42-43
[5]   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 [J].
陈一 ;
曹圣琪 ;
王彤 .
青年探索, 2013, (06) :19-24
[6]   青年文化的变奏:从“青年的反叛”到“青春审美”的文化消费 [J].
赵雅妮 ;
刘海 .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 21 (01) :35-38+50
[7]   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 [J].
马中红 .
青年探索, 2011, (04) :5-11
[8]   论网络语言的青年亚文化特性 [J].
肖伟胜 ;
王书林 .
青年研究, 2008, (06) :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