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领域价值的决定及其讨价还价模型

被引:3
作者
胡仪元
机构
[1] 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关键词
流通领域; 讨价还价模型; 社会必要劳动价值; 机会成本价值; 历史时间价值;
D O I
10.16354/j.cnki.23-1013/d.2007.04.036
中图分类号
F014.3 [商品生产与交换];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传统经济学把流通领域的一切劳动都视为非生产劳动,通过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和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承认流通领域的部分劳动也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但是,纯粹流通过程,即在交换过程中如何坚持劳动价值论仍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在考虑流通的情况下,一方面存在历史时间价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存在机会成本的作用。消费者在自己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高购买价格)和先进企业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价值(最低售价)之间讨价还价,形成讨价还价模型。通过讨价还价,使其通过交易换得的价值比自己生产的价值量要多,实现交换的劳动节约,从而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0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流通领域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 [J].
张思锋 ;
马新文 .
理论探索, 2005, (05) :82-84
[2]   关于流通领域劳动价值问题的思考 [J].
胡仪元 .
理论探索, 2005, (03) :59-61
[3]   劳动、价值、分配“三论”新解 [J].
何炼成 .
当代经济科学, 2001, (06) :1-9
[4]   劳动价值论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分析 [J].
徐伟平 .
山东社会科学, 2001, (04) :18-22
[5]   劳动价值论的现代阐释论纲 [J].
刘解龙 .
山西财经学院学报, 1997, (06)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