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性向度的工匠精神:重建困境与可能回答

被引:17
作者
潘天波 [1 ,2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
[2] 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关键词
时间性; 工匠精神; 现代性; 困境;
D O I
10.16783/j.cnki.nwnus.2017.01.007
中图分类号
B82-056 [道德与文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时间性危机是现代性危机的核心指向,工匠精神重建的困境乃是现代性危机的侧影。在现代性进程中,时间的工具化致使工匠手作日益迈进线性空间,迫使工匠精神远离社会时间;时间的空间化倒逼工匠手作行为步入虚拟空间,进而使工匠精神失去了手作时间的亲在性;时间的碎片化破坏了工匠手作的时间结构,促使工匠精神的价值秩序发生偏向。为此,去时间的工具化、空间化与碎片化已然成为复兴工匠精神的可能回答。抑或说,工匠精神的重建必须围绕社会时间或虚拟时间的意义展开讨论,而非聚焦在时间性之外的形式批评。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M].周启超; 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