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区土地粮食生产潜力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周生路
朱云梅
徐彬彬
赵其国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粮食生产潜力; 持续发展; 桂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9 [应用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东南低山丘陵区资源丰富,历来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其粮食生产近年发展缓慢.根据采用趋势潜力与资源潜力相结合的方法,所进行的桂林市土地粮食生产潜力及其发挥和实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该区粮食生产潜力较大,但目前发挥和实现程度低.为促进粮食生产潜力的发挥.并保证其持续发展.今后应大力改造中产田.提高土地质量和耕地灌溉保证率.加强粮食生产的物化投入,保证活劳动投入的需要,并同时注意协调化肥的投入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55 / 6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豫西地区降水资源对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对策 [J].
李克煌 ;
钟兆站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1) :24-29
[2]   GM(1,1)模型参数估计的新方法及假设检验 [J].
唐五湘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5, (03) :20-25+49
[3]   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的研究进展 [J].
郭岐峰 ;
傅硕龄 .
地理研究, 1992, (04) :105-115
[4]   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 [J].
倪绍祥 ;
黄杏元 ;
胡友元 ;
徐寿成 ;
高文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5) :1403-1404
[5]  
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M].任美锷;包浩生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6]  
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邓聚龙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