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年代构造格架

被引:10
作者
赵风清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
[2] 不详
关键词
华夏地块; 变质基底; 年代构造格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夏地块的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构造展,主体为古元古代中条旋回的结晶基底和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褶皱基底,局部存在裂谷环境下的中元古代变质岩石。大量的单颗粒钻石年龄和Sin-Nd同位素测年资料显示出华夏地块的古元古代岩石形成于2400~2000Ma,中元古代的岩石形成于1400~1000Ma,而新元古代-早古生代的地层大致形成于740~430Ma。中条运动是华夏地块一次重要的造壳运动,奠基了华夏地块结晶基底,晋宁运动使华夏地块的闽浙隆起区彻底固结,而加里东运动则使得整个华夏地块彻底固结。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两广云开隆起区基底的组成演化及其基本结构格局 [J].
钟增球,游振东,周汉文,韩郁菁 .
中国区域地质, 1996, (01) :36-42
[2]   华夏地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特征以及深部地壳性质 [J].
赵风清,金文山,甘晓春,孙大中,王祖伟 .
地球学报, 1995, (03) :235-245
[3]   浙西南早元古代花岗质岩石的年代 [J].
甘晓春,季惠民,孙大中,金文山,赵凤清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 (01) :1-8
[4]   南海变质基底基本轮廓及其构造演化 [J].
刘以宣,詹文欢 .
安徽地质, 1994, (Z1) :82-90
[5]   华南地区古地磁研究初步成果及其地质意义 [J].
张惠民,赵风清,王富福,张文治 .
安徽地质, 1994, (Z1) :112-121
[6]   闽北前寒武纪基底的地质年代学研究 [J].
甘晓春 ;
李惠民 ;
孙大中 ;
庄建民 .
福建地质, 1993, (01) :17-32
[7]   闽北前加里东期变质基底的多期变形和构造层次研究 [J].
赵风清 ;
陈云钊 ;
李荣安 .
福建地质, 1993, (01) :33-40
[8]   赣东北铁砂街变质混杂岩块的同位素年代 [J].
程海 ;
胡世玲 ;
唐朝辉 .
中国区域地质, 1991, (02) :154+151-153
[9]   论中国南部的大地构造 [J].
任纪舜 .
地质学报, 1990, (04) :275-288
[10]   太古代岩石的定年——方法学和局限性的讨论 [J].
江博明 .
地球化学, 1989, (02) :1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