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实施前、后对肉猪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户)进行了肉猪肥育性能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外种猪(配套系)的杂种肉猪、内三杂肉猪、内二杂肉猪在项目实施前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730.67g、631.60g、566.40g,项目实施后分别为792.42g、697.30g、611.80g;项目实施前的平均耗料指数分别为3.04、3.31、3.49,项目实施后分别为2.91、3.20、3.40;项目实施前的胴体瘦肉率分别为63.18%、56.86%、49.18%,项目实施后分别为64.02%,58.02%、50.73%.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表明我省肉猪生产的品种组合外种猪(套系)的杂种肉猪肥育性能明显优于内三杂肉猪、内二杂肉猪,且项目实施后各品种肉猪肥育性能均比项目实施前有较大提高。为此,在全省生猪生产中,应进一步加快母猪良繁体系建设和提高育肥猪养殖技术,大力推广以外种猪(配套系)的杂种肉猪为主的肉猪生产品种组合,提高肉猪生产性能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