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源性疾病病原菌诊断的基因芯片研究及评价

被引:6
作者
任莉莉
从彦丽
机构
[1] 不详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病原菌; 基因芯片; 酪胺信号放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S207.4 [食品的微生物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建立应用基因芯片结合酪胺信号放大法检测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的方法。方法:针对细菌16S和23SrDNA基因设计各种病原菌诊断的特异性探针和通用引物。被检测的病原菌经过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然后与制备的基因芯片探针区杂交,再用酪胺-Cy3进行显色。最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扫描杂交图像。结果:建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用于诊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霍乱弧菌、腊样芽孢杆菌等8种细菌性传染病病原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性达到5×102CFU/mL,对20例模拟双盲样本进行检测,结果与预期的完全相符。结论: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以用于传染病防控和临床诊断等多个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基因芯片检测常见肠道致病菌感染的研究与评价
    毛正果
    郑浩轩
    王新颖
    林世永
    孙勇
    姜泊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8, (10) : 809 - 812
  • [2]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建立检测水产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方法的研究
    高爽
    谢明杰
    金大智
    曹际娟
    [J]. 生物技术通讯, 2007, (01) : 72 - 76
  • [3] 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病原菌检测中的新进展附视频
    刘毅
    韩金祥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 (03) : 325 - 328
  • [4]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鉴定技术
    顾鸣
    韩伟
    关嵘
    曹际娟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5, (11) : 34 - 37
  • [5] Amplification methods to increase the sensitivity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play card .2 Speel E J M,Hopman A H N,Komminoth P. Th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 1999
  • [6] Microarray biochip technology .2 Schena M. Eaton Publishing Compan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