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文章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智评
立即登录
自拍,一种互联网时期的青少年亚文化——从自我凝视、数字造颜到脸谱共同体
被引:22
作者
:
刘汉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暨南大学
刘汉波
机构
:
[1]
暨南大学
[2]
网易LOFTcam
[3]
腾讯原创馆
来源
:
中国青年研究
|
2017年
/ 11期
关键词
:
自拍;
自我凝视;
数字造颜;
共同体;
身体政治;
D O I
:
10.19633/j.cnki.11-2579/d.2017.0018
中图分类号
:
J405 [摄影评论、欣赏];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与西方的自拍史相比,中国的自拍史是断层的、交叉的、突变的,其动态演进范围主要集中在1996年数码相机进入中国市场和互联网登录中国之后的时间段。随着手机拍摄功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拍的主要受众越来越多地分布在青少年人群中,自拍也由最初镜像式的生活现场记录发展到社交媒体自画像的数字造颜,进而演化为群体凝视下的信息资本,实质上是视觉消费从边缘到中心的深入过程。这种视觉消费生成了一个脸谱共同体,自拍作为一项大众文化实践,不再是粗糙的感官消费和简单的时间切割,它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空间转向,现实生活的时间留存延异成虚拟空间的身体政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移动互联网和人类情感:命题、视角、结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探索与争鸣,
2016,
(11)
: 38
-
40
[2]
通过仪式抵抗[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杰斐逊, 2015
[3]
世界史的构造[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日) 柄谷行人, 2012
[4]
身体与社会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希林, 2010
[5]
信息乌托邦[M]. 法律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08
[6]
明室[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法)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著, 2003
[7]
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法]让·波德里亚, 2001
←
1
→
共 7 条
[1]
移动互联网和人类情感:命题、视角、结论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能
[J].
探索与争鸣,
2016,
(11)
: 38
-
40
[2]
通过仪式抵抗[M].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杰斐逊, 2015
[3]
世界史的构造[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日) 柄谷行人, 2012
[4]
身体与社会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希林, 2010
[5]
信息乌托邦[M]. 法律出版社 , (美) 桑斯坦, 2008
[6]
明室[M].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法)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著, 2003
[7]
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法]让·波德里亚, 200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