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与燃料电池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286
作者
邵志刚 [1 ]
衣宝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关键词
氢能; 燃料电池; 产业化; 发展现状;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19.04.012
中图分类号
TK91 [氢能及其利用]; TM911.4 [燃料电池];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0808 ;
摘要
氢是一种洁净的二次能源载体,氢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氢气是连接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的桥梁,通过氢能与燃料电池,可以实现未来洁净能源利用变革的愿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氢能的发展。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在部分领域中初步实现商业化。氢能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车的研究和商业化发展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较为迅速,他们不断在氢气生产、氢气储存和氢气利用方面进行创新。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中国紧跟世界发达国家的脚步,然而国内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电池成本较高。因此,要加强关键材料研究,实现核心材料和部件的工业化和本土化,建立生产线,尽快完成产业链。中国已经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中部署了整车、系统和电堆,但燃料电池零部件的相关公司仍然很少,尤其是基本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等。虽然国内公司已经开始涉及,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在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大多数关键组件仍然依赖进口。此外,氢气生产和运输的高成本、加氢站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以及技术标准、检测体系的不健全,都限制了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径要通过商用车带动加氢站建设,降低氢气与燃料电池成本;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在保障措施与政策需求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氢能燃料电池发展途径;加强研发投入,确保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统筹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链协调发展;加强标准制定,支撑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氢能产业链结构以及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从产业化和技术两方面分析了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技术与产业特点提出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对策建议,对我国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69 / 4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氢能发展的思考 [J].
王赓 ;
郑津洋 ;
蒋利军 ;
陈健 ;
韩武林 ;
陈霖新 .
科技导报, 2017, 35 (22) :105-110
[2]   燃料电池汽车研究现状及发展 [J].
李建秋 ;
方川 ;
徐梁飞 .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2014, 5 (01) :17-29
[3]  
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车发展历程及技术现状[M]. 科学出版社 , 衣宝廉, 2018
[4]  
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2016
[5]  
氢能国家标准汇编[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