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构造带东段杨山组煤的变质演化

被引:2
作者
岳巍
机构
[1]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关键词
构造带,煤变质,演化,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地史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下石炭统杨山组煤的变质演化历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杨山组煤的变质作用经历了海西旋回中期和燕山旋回中—晚期两个演化阶段,煤级在第一阶段异常低热古地热场中深成变质作用下达到焦煤,第二阶段却在异常高热古地热场导致的热变质作用下剧增至超无烟煤。在包括研究区在内的大别山构造带北麓,海西旋回中期可能具有冷盆的特征,而燕山旋回中—晚期却表现出热盆的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镜质组反射率反演的EASY%Ro数值模拟新方法 [J].
宋党育 ;
秦勇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3) :16-18
[2]   山西南部晚古生代煤的煤化作用及其控气特征 [J].
秦勇 ;
宋党育 ;
王超 .
煤炭学报, 1997, (03) :8-13
[3]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J].
何建坤 .
地质论评, 1996, (01) :7-13
[4]   豫西北地区晚古生代煤的热演化特征及其古地热场背景 [J].
秦勇 ;
李大华 ;
侯士宁 ;
成国清 ;
曾建光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1992, (03)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