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特点及其心理干预回顾

被引:16
作者
丁宇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5 [];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在诊断、治疗前后各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供参考的方向。资料来源:检索PubMed2004-01/2006-11与恶性肿瘤及心理干预相关的文章,检索词"cancer,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清华全文数据库1999-01/2004-10关于恶性肿瘤和心理相关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恶性肿瘤,心理干预"。资料选择:选取涉及恶性肿瘤患者各时期心理状态的调查报告,以及相关的心理干预文章。排除标准:个案研究,非调查、介绍性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56篇关于恶性肿瘤和心理干预的研究文章,42个调查、实验文章符合标准。排除的14篇文章为个案研究,非调查、介绍性文章。资料综合:大部分的调查、研究指出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患者病情的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内向不稳定的个性特点导致生活事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负性生活事件较多,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普遍存在于患者当中。而患者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到患者的求医意愿和配合治疗的程度。针对患者在恶性肿瘤从发现到治疗这个过程中各时期的心理变化特点,结合患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恢复免疫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各种心理社会问题,心理社会因素对恶性肿瘤的发展起到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贯穿于患者从决定是否进行检查、接受诊断到坚持治疗等阶段之中。在恶性肿瘤各干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十分必要。
引用
收藏
页码:7951 / 795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肿瘤门诊患者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对策 [J].
刘淑珍 ;
孔翔宇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6, (04) :496-496
[2]   肿瘤术后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J].
郑英斌 ;
庄探月 ;
王建宇 .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06) :5-7
[3]   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谢忠 ;
何建猷 ;
冯湛华 ;
陈建英 ;
黄钢 ;
廖思海 ;
杨志江 ;
王伟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02) :115-116
[4]   胃癌患者的个体心理干预 [J].
王玉珍 ;
于俊杰 .
护士进修杂志, 2006, (01) :76-77
[5]   心理干预在儿童血液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J].
胡君 ;
陈达光 ;
陈燕惠 ;
吕敏 ;
林秋君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2) :816-818+824
[6]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J].
陶炯 ;
叶明志 ;
易欢琼 ;
温盛霖 ;
王相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5, (05) :582-586
[7]   乳腺癌患者术前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功能 [J].
陈宏 ;
李秀英 ;
李珍华 ;
吴爱勤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08) :55-58
[8]   乳腺肿瘤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J].
虞玲丽 ;
齐瑛 ;
吴雅利 .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5, (07) :58-60
[9]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前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J].
孙风仙 ;
曹延平 .
中原医刊, 2004, (24) :68-68
[10]   胃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表现及其对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 [J].
刘丽萍 ;
崔一萍 ;
李明 .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32) :71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