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凹凸棒石矿物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27
作者
郑自立
田煦
机构
[1]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非金属矿系
[2] 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非金属矿系 绵阳
[3] 绵阳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红外吸收光谱; 成因分类; 江苏-安徽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苏皖凹凸捧石粘土矿物包括沉积、风化及火山碎屑蚀变三种成因类型。成矿物质来源于内陆浅水湖盆水下玄武岩风化蚀变及地表玄武岩的风化。不同成因类型的凹凸棒石在矿物晶体结晶程度上有较大差异。通常,由风化作用生成并与碳酸盐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低,较纯的并与硅质岩共生的沉积型凹凸棒石结晶程度高。它们在红外吸收光谱特征上表现为:前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低,吸收峰弱且峰形钝。后者红外振动吸收带分裂程度高,吸收峰尖锐。因此研究凹凸捧石的红外吸收光谱特征可基本上区分出它们的成因类型。本文还对凹凸棒石红外吸收光谱振动波数带进行了划分,并对相应的振动类型作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100 +10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1977, hydroxyl groups and water in palygorskite, Am. Serna C. et al. Min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