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统计分析西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围网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

被引:15
作者
杨晓明 [1 ,2 ,3 ]
戴小杰 [1 ,2 ,3 ]
朱国平 [1 ,2 ,3 ]
机构
[1] 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上海海洋大学
[3] 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黄鳍金枪鱼; 围网; 地统计分析; 西印度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西印度洋公海海域是世界上围网黄鳍金枪鱼渔业的主要作业海域之一,根据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1999—2004年的1°×1°的各月黄鳍金枪鱼围网渔获量统计数据,采用地统计方法探索该海域黄鳍金枪鱼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相关生态动力过程。进行了如下分析:(1)利用GIS制图观察渔获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其空间格局的变异受到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共同影响,且前者明显强于后者。(2)采用地统计方法计算各月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参数,并按照年际和季节情况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渔获量的地统计参数值和变异函数模型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差异;渔获量的空间相关距离(变程)平均在1000nm左右,冬季要小于夏季;渔获量的空间变异函数模型主要为相关距离较大且空间依赖性较弱的指数模型;渔获量的空间结构方差比例(平均为65.82%)远大于随机性方差比例(平均为34.18%);渔获量在1°×1°尺度下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3)对地统计参数值和渔获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并探讨季节变化下渔获量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与相关生态动力过程关系,发现各月渔获量随着空间总变异(基台值)增加而增加,两者存在强相关性;各月渔获量和南北和西北-东南向分维数值有一定相关性,意味着海洋动力过程在南北和西北—东南向过程越强,渔获量越低。西印度洋黄鳍金枪鱼围网渔获量的空间变异原因在于季风气候和ENSO循环过程引起的海洋流场、营养盐和温跃层等变化外在因素,以及围网捕捞方式和鱼类的行为方式的内在因素共同导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82 / 46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世界黄鳍金枪鱼渔业现状和生物学研究进展 [J].
孟晓梦 ;
叶振江 ;
王英俊 .
南方水产, 2007, (04) :74-80
[2]   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 [J].
杨晓明 ;
陈新军 ;
周应祺 ;
田思泉 .
水产学报, 2006, (05) :669-675
[3]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与资源现状[J]. 尚合峰.水产科技. 2005(06)
[4]  
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渔业与资源现状[J]. 尚合峰.水产科技. 2005 (06)
[5]   冬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J].
张寒野 ;
胡芬 .
生态学杂志, 2005, (11) :49-52
[6]   东海区小黄鱼空间格局的地统计学分析 [J].
张寒野 ;
程家骅 .
中国水产科学, 2005, (04) :419-423
[7]   东海区底层及近底层鱼类资源的空间异质性 [J].
苏奋振 ;
周成虎 ;
史文中 ;
杜云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4) :683-686
[8]   东海水域中上层鱼类资源的空间异质性 [J].
苏奋振 ;
周成虎 ;
仉天宇 ;
杜云艳 ;
姚长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971-1975
[9]   南印度洋风场时空特征分析 [J].
梁玉清 ;
刘金芳 ;
张弦 ;
佟凯 .
海洋预报, 2003, (01) :25-31
[10]   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J].
李哈滨 ;
王政权 ;
王庆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