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被引:20
作者
费维新
李强生
吴新杰
侯树敏
陈凤祥
王文相
胡宝成
机构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3]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安徽合肥
[4] 安徽合肥
关键词
油菜; 菌核病; 栽培控制; 自然鉴定; 人工接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4 [油菜子(芸苔)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和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甘蓝型油菜菌核病抗(耐)性的遗传研究Ⅰ.抗性遗传属性与配合力分析 [J].
黄永菊 ;
陈军 ;
李云昌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4) :2-6
[2]   油菜菌核病病原菌侵染条件的研究 [J].
李强生 ;
HAMcCartney ;
AHeran ;
胡宝成 ;
陈凤祥 ;
侯树敏 ;
吴新杰 ;
费维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0, (03) :314-315
[3]   油菜多抗性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J].
周必文 ;
陈道炎 ;
余琦 ;
刘胜毅 ;
杨建 ;
王超英 .
中国油料, 1993, (01) :16-19
[4]   甘蓝型油菜的抗耐病性及其遗传效应研究 [J].
刘澄清 ;
杜德志 ;
黄有菊 ;
王春华 .
中国农业科学, 1991, (03) :43-49
[5]  
安徽油菜[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郑之宽主编, 2000
[6]  
油菜的遗传和育种[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后利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