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联盟创新到自主创新:后发技术赶超方式的演变

被引:1
作者
生延超 [1 ,2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2] 湖南省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
关键词
技术能力; 联盟创新; 自主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后发技术赶超方式主要有2种:联盟创新和自主创新,但具体采用哪一种要看企业的技术能力状况。企业的要素素质决定了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而决定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方式。通过拓展的A-J模型,比较了联盟创新与自主创新2种赶超方式的绩效。结果发现:当企业的要素素质比较低,企业的技术能力也比较低时,企业应该采取联盟创新进行赶超;当企业的要素素质得到改善,技术能力得到提升时,企业应该选择自主创新进行赶超。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日本、韩国的技术赶超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生延超 .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06) :136-140
[2]   日本官产学合作的技术创新联盟案例研究 [J].
周程 .
中国软科学, 2008, (02) :48-57
[3]   解析日本的赶超经济 [J].
张琳 .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7, (01) :65-68
[4]   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发展 [J].
韩岫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0, (04) :13-18
[5]  
高校科技创新联盟及体系[M].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梁祥君, 2008
[6]  
现代日本经济[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日)桥本寿朗等著, 2001
[7]  
Technological regimes, 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 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 . Keun Lee,Chaisung Lim.Research Policy . 2001 (3)
[8]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and entrepreneurship: A framework for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J] . James H. Tiessen.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 199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