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思想史上的两大传统与三次论争

被引:10
作者
贾根良 [1 ,2 ]
何增平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货币金融思想史; 商品货币论; 信用货币论; 两大传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9 [货币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货币金融思想史上持续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传统,一种以交换和金融自身为核心,另一种则以生产或实体经济为核心,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传统基于两种对立的货币理论——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商品货币论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它产生于市场交换的效率提升;货币是中性的,货币数量变化是价格水平变化的原因,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影响。而信用货币论则认为,货币是一种债务,它与复杂的社会关系特别是国家权力有着密切联系;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与真实变量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中央银行应当采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并关注信用活动的质量。本文概述了商品货币论与信用货币论的截然分野,并以"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否中性""货币金融系统如何变化和管理"为核心对货币思想史上的三次论争进行梳理和评价,认为当前我国的货币金融理论及其政策制定应该更多地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当中特别是从信用货币论当中汲取营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经济思想史中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传统与流变——普利布拉姆《经济推理史》的创见和缺陷 [J].
贾根良 ;
何增平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8, (02) :64-76
[2]   基于交易与基于债务的货币本质观之比较 [J].
李黎力 ;
张红梅 .
当代财经, 2014, (10) :57-66
[3]   为建立主权货币体系而战——亨利·凯里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货币斗争 [J].
贾根良 ;
刁伟涛 .
学习与探索, 2012, (12) :82-87+1
[4]  
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贾根良, 2017
[5]  
通货原理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英) 图克 (Tooke, 2011
[6]  
穷国的国富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挪) 赖纳特 (Reinert, 2007
[7]  
货币经济学前沿[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美) 史密森 (Smithin, 2004
[8]  
Thomas Tooke, Henry Thornt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ritish Monetary Orthodoxy[J] . Neil T. Skagg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 2003 (2)
[9]  
The two concepts of money: implications for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s[J] . Charles A.E Goodhar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98 (3)
[10]  
经济分析史 .2 约瑟夫.熊彼特,朱泱等译. 商务印书馆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