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第三系不同成因类型砂岩体孔隙分布特征及孔隙演化史——以孤东油田、胜坨油田、东辛油田为例

被引:5
作者
王朴
魏广振
谢忠怀
郝运轻
刘宝军
机构
[1]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第三系; 砂岩体; 孔隙分布特征; 孔隙演化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利用薄片、物性等资料,以孤东、胜坨、东辛油田诸砂岩体为例,分析了不同时代、埋深和成岩阶段的砂岩体孔隙分布特征。由于成因和成岩史的差异,时代新、埋藏浅、成岩弱的河流相砂岩体为原生孔隙储油;时代、埋深和成岩居中的三角洲砂岩体储集层多为原生孔隙储油,也有次生孔隙储油者;时代老、埋藏深和成岩强的浊流砂岩体储层以次生孔隙和微孔隙储油为主,砂体不同微相的孔隙分布也有明显差别。在此基础上以深层浊积砂岩为例建立了随埋深(或地温)的增大,其孔隙类型按原生孔隙→混合孔隙→次生孔隙和微孔隙→残余孔隙的演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13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 [J].
陈小梅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6) :29-32
[2]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碎屑岩储集层非均质性研究 [J].
贾容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01) :18-20+24+14
[3]   济阳坳陷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J].
李明娟 ;
郑和荣 ;
张海清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6, (05) :6-9+9
[4]   山东胜利油田第三系碎屑岩的埋藏成岩作用与储层评价 [J].
周自立 ;
吕正谋 .
地球科学, 1987, (03) :311-319+335
[5]  
中国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集层成岩作用与成岩数值模拟[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应凤祥, 2004
[6]  
济阳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勘探[M].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潘元林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