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区退牧还草工程生态绩效与问题

被引:29
作者
赵成章
贾亮红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黄河源区; 退牧还草; 生态效益; 牧民响应; 牧民生计;
D O I
10.13885/j.issn.0455-2059.2009.01.023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实地调查和参与式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源区退牧还草政策的生态效益、当地居民对政策的响应以及牧民生计的研究发现,黄河源区的牧民已经认识到了天然草地退化的严重性,能够顾全大局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然而,由于缺乏牧民的广泛参与,政府的补偿政策缺乏灵活性、补助标准低,移民安置和替代产业方案实施效果不理想.虽然退牧还草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生态效益,却影响了牧民的生存和发展,大部分牧民认为他们的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希望返回草原生活.因此,为保证黄河源区退牧还草政策的持续性,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政府的必然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