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早四衍生系产量配合力的改良效果分析

被引:5
作者
吴光成
毛建昌
袁照年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2]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陕西杨陵 712100
[3] 陕西农科院粮作所
关键词
玉米; 黄改系;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对西黄改等9个黄改系和黄早四进行了籽粒产量配合力的改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供试黄改系间籽粒产量的配合力达到极显著差异,与原黄早四差异甚大。又以西黄改、天4、豫114、H21、籽粒产量配合力的改良效果明显,其配合力效应均为正值,且都高于黄早四自交系。在育种上应重视利用籽粒产量配合力高的黄改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河北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述评 [J].
李洪杰,刘志勇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2) :88-94
[2]   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刘治先 .
作物品种资源, 1994, (01) :4-6
[3]   山东省玉米主要育成推广杂交种系谱分析 [J].
刘治先 .
作物品种资源, 1991, (04) :20-22
[4]   玉米自交系“黄早4”的几个问题 [J].
张兆雄 ;
李龙凤 .
种子, 1986, (Z1) :67-68
[5]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
[6]  
作物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北农学院主编,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