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需求调查

被引:34
作者
马迎华 [1 ]
王超 [1 ]
张冰 [1 ]
张芯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2]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预防和控制; 卫生教育; 学生保健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9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需求,为改善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4月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 924名大学生和231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现有知识来源主要是媒体,但他们真正希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学校;在希望学习的相关知识中,生活技能仍然排在第1位(69.3%),其后依次为“如何预防艾滋病”(67.7%)、“预防性病的基本知识”(61.6%)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54.7%);目前最受大学生喜爱的预防艾滋病教育授课方式主要是专题讲座(36.0%)和社会实践活动(30.3%)。所调查的高校教师在最近2 a讲授过的主要内容是毒品的危害(43.3%)和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的途径(42.9%)等,目前授课的主要形式多为办宣传栏或展板(42.9%)和发放资料(32.0%);认为比较合适的教育形式为专家讲座(67.1%)、发给学生资料(58.0%)和学校开设专门的课程(55.0%)等;教师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媒体,而学校来源的专家讲座与咨询(42.4%)和大学教育(18.6%)较少。结论学生希望学习的相关知识与目前教师的讲授内容之间尚有差距。建议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应对危险情景和拒绝不安全行为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教师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技能的培训。
引用
收藏
页码:300 / 30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方法 [J].
马迎华 .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3) :26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