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74
作者
范乐明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中心江苏省南京市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分子标志; 修饰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3.3 [冠状动、静脉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虽然1856年就已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炎症的观点长期未被普遍接受,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过程中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从起始发病到出现临床事件都发挥重要作用的认识也已获得广泛认同,因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进行重新审视,特别是对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无疑有益于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的更深理解和防治措施的合理制订。本文概要介绍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近代观点以及脂蛋白、分子标志和遗传等几个方面在炎症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49 / 2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J].
徐也鲁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1, (02) :93-95
[2]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M]. 科学出版社 , 杨永宗主编, 2004
[3]  
C-reactive protein directly inhibits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by cutokine-stimulat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2 Ikedk U,Takahashi M,Shimada K. J Cardiovasc Pharmacol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