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成藏系统

被引:45
作者
丁晓琪
张哨楠
谢世文
易超
熊迪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成藏系统; 低渗透; 中生界; 欠压实;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镇泾地区中生界油藏具有致密低渗透、丰度低、储量大的特点,已钻遇的多口高产井显示出中生界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已成为中石化能源接替区之一。通过烃源岩、储层物性、圈闭特征、成岩作用及泥岩欠压实特征分析,认为构造作用造成了成岩作用路径及过剩压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储层类型多样,最终导致了中生界成藏机理具有明显差异。将中生界延长组—延安组油藏成藏动力学机制划分为3种类型:自源高压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低压"半封闭成藏动力学系统和远源常压开放成藏动力学系统。自源高压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高效储层;自源"低压"半封闭油藏勘探重点为碎屑岩古风化壳;而远源常压开放油藏勘探重点则为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背斜。
引用
收藏
页码:157 / 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界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1, 18 (01) :18-22+112
[2]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8段低渗油藏成藏过程 [J].
罗晓容 ;
张刘平 ;
杨华 ;
付金华 ;
喻建 ;
杨飏 ;
武明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0, 31 (06) :770-778+837
[3]   镇泾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古风化壳研究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4) :16-19+194
[4]   鄂南延长组绿泥石环边与储集性能关系研究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葛鹏莉 ;
万友利 .
高校地质学报, 2010, 16 (02) :247-254
[5]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低渗透岩性油藏成藏物理模拟 [J].
李元昊 ;
刘建平 ;
梁艳 ;
独育国 ;
黄锦绣 ;
曾溅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06-712
[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麻黄山地区中生界油藏富集规律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谢世文 ;
冯一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6) :726-731
[7]   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优质烃源岩发育的影响 [J].
张文正 ;
杨华 ;
彭平安 ;
杨奕华 ;
张辉 ;
石小虎 .
地球化学, 2009, 38 (06) :573-582
[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与深盆气藏特征对比 [J].
李仲东 ;
郝蜀民 ;
李良 ;
惠宽洋 ;
过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9, 30 (02) :149-155
[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与油层分布规律 [J].
丁晓琪 ;
张哨楠 ;
刘岩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8, 30 (04) :385-388+395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动力条件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黄道军 ;
张清 ;
王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