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社会政策与中国发展的选择

被引:14
作者
林闽钢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政策时代; 积极社会政策; 经济发展新常态; 新福利社会;
D O I
10.19506/j.cnki.cn10-1428/d.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社会政策是西方发达国家重要的政策工具,近十多年来,世界范围内社会政策有明显的"积极化"转向。中国正走向社会政策时代,需要积极社会政策来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因此,中国社会政策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对经济发展起到托底作用;二是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从目前来看,中国社会政策的实施重点:促进劳动者就业和经济参与;通过社会政策作用和引导有效解决社会预期;将社会资源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结构转型;预防和缓解代际贫困传递。从长期来看,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取向应为:在社会政策实施对象上,不仅要面对弱势群体,还要广泛影响中等收入阶层,在消除低收入阶层的贫困同时,还要消除中等收入阶层的不安全感;在社会政策实施重点上,不仅要面对劳动群体,还要面对儿童,实施更加积极的家庭政策;在社会政策实施手段上,不仅需要现金作为主要的给付手段,还更需要增加社会服务,从而提高社会政策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社会政策效果上,不仅关注物质满足,更应关注心理满足,提高民众的获得感。最后,本文还进一步提出"新福利社会"作为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