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粒形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被引:31
作者
石春海
申宗坦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浙江杭州
关键词
籼稻; 遗传相关; 加性相关; 显性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8个粗短粒品种和5个细长粒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显遗传模型,对早籼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其中粒形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是以加性相关为主,仅粒宽与长宽比性状间同时存在着显著的显性相关。有效穗数与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穗重间具有较高的负向加性相关,与粒重则表现出明显的正向显性相关。着粒密度、每穗粒数、结实率、穗重、粒重以及单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以加性正相关为主,但多数性状间亦存在显著的显性正相关。粒形与产量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分析表明,多数粒形性状与每穗粒数、结实率、粒重的加性相关要大于其它性状,但长宽比与有效穗数以及粒长与粒重性状间是以显性相关为主。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以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胚乳性状的遗传模型及其分析方法 [J].
朱军 ;
许馥华 .
作物学报, 1994, (03) :264-270
[2]   滇西南优质大米品质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附视频 [J].
周维全 ;
谢蕴宏 .
西南农业学报, 1990, (03) :23-26
[3]   杂交粳稻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Ⅰ.碾米品质与籽粒外观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J].
李成荃 ;
孙明 ;
许克农 ;
程融 .
杂交水稻, 1988, (04) :32-35
[4]   水稻数量性状选择效果的研究 [J].
沈锦骅 .
作物学报, 1963, (03) :22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