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突变理论的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16
作者
苏屹 [1 ,2 ]
林周周 [1 ]
欧忠辉 [3 ]
机构
[1] 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突变理论; 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渐进性技术创新; 突破性技术创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9.03.020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技术创新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立足于知识聚合视角,在分析技术创新熵变和突变特性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形成机理进行隐喻分析;借鉴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模型构建技术创新形成机理模型,并选取系统内部知识为状态变量,系统外部知识引起的负熵和系统内部知识引起的熵增为控制变量,深入分析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形成机理由技术创新孕育阶段、渐进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阶段三个环节构成。最后从构建系统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增加系统外部知识引入、建立系统内外部知识聚合机制及完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技术创新形成的相关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68 / 5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 [J].
易明 ;
彭甲超 ;
俞艳霞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11) :60-68
[2]   高技术产业三阶段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EBM模型和Tobit模型 [J].
王伟 ;
邓伟平 .
软科学, 2017, 31 (11) :16-20
[3]   速度特征视角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动态综合评价研究 [J].
杜丹丽 ;
曾小春 .
科研管理, 2017, 38 (07) :44-53
[4]   长江经济带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吴传清 ;
黄磊 ;
文传浩 .
中国软科学, 2017, (05) :160-170
[5]   知识聚合研究述评 [J].
李亚婷 .
图书情报工作, 2016, 60 (21) :128-136
[6]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企业技术创新网络形成机理研究 [J].
仵凤清 ;
郝涛 ;
高林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6, 37 (04) :350-356
[7]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绿色增长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 [J].
王海龙 ;
连晓宇 ;
林德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6, 37 (06) :80-87
[8]   知识管理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J].
罗洪云 ;
张庆普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5, 36 (03) :143-151
[9]   产业技术创新实现路径的“黑箱”过程——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分析 [J].
许爱萍 .
技术经济 , 2014, (05) :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