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促进实现碳中和

被引:23
作者
孔力 [1 ,2 ]
裴玮 [1 ]
饶建业 [3 ]
徐英新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3]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关键词
碳中和;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发电;
D O 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20329001
中图分类号
F426.61 [];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83305 ;
摘要
“双碳”战略下,未来40年我国电力系统的供需规模仍将持续增长。文章首先对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电网体系进行了总体分析,认为未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将逐步成为主体电源,这给电网消纳新能源带来新任务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原则,分析了电网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未来远距离输电规模将持续扩大且资源和负荷不平衡,新型电力系统依然存在着电源和负荷逆向分布的显著特征,因此其基本形态仍由大电网构成,并以分布式系统为有效补充。此外,电网中灵活调节资源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电力市场化运行机制应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建设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分阶段实施策略,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有重要指导作用和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关键技术 [J].
周孝信 ;
赵强 ;
张玉琼 .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21, (31) :14-17
[2]   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面临巨大变革 [J].
章建华 .
电力设备管理, 2021, (04) :18+20-18
[3]   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区域协调问题研究 [J].
娄伟 ;
李萌 .
中国能源, 2021, 43 (02) :44-47+68
[4]   步履铿锵 迈向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综述 [J].
王怡 ;
刘泊静 .
中国电业, 2021, (01) :24-27
[5]   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挑战 [J].
舟丹 .
中外能源, 2020, 25 (08) :22-22
[6]   新电改下我国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关键要点综述及相关建议 [J].
宋永华 ;
包铭磊 ;
丁一 ;
邵常政 ;
尚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0, 40 (10) :3172-3187
[7]  
中国电力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