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动态变化及其经济价值评价

被引:52
作者
王磊 [1 ,2 ]
丁晶晶 [1 ]
季永华 [1 ]
梁珍海 [1 ]
李荣锦 [1 ]
阮宏华 [3 ]
机构
[1]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碳汇; 碳密度; 经济价值; 江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江苏省第4次(2000年)和第5次(2005年)森林资源清查主要数据汇编,建立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江苏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动态变化及其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5年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约为2516.56万t,2000—2005年间年均增加约160.0万t,表明其是CO2的"汇",平均碳密度约为21.2t/hm2,远小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值。从地区分布看,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森林碳储量分别占全省的18.54%、8.68%和72.78%,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徐州市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最大,占全省总量的20.93%,其次是宿迁市、淮安市,最低的是南通市,仅占全省的0.92%;平均碳密度以苏南较高、苏中次之、苏北较低。从森林类型看,全省大部分碳储量集中在阔叶林中,杨树是优势树种,5年间杨树造林面积增加值占全省新增林地面积的90.27%,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比例由39.51%增加到66.12%;针叶林造林面积和碳储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从龄组看,全省森林碳储量主要集中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2005年两者之和约占全省总量的72.86%。5年间全省累计森林碳汇经济价值约96.0亿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赵安玖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966 - 975
  • [2] 四川森林植被碳储量的时空变化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 2687 - 2692
  • [3] 河南省森林碳储量及动态变化研究
    光增云
    [J]. 林业资源管理, 2006, (04) : 56 - 60+48
  • [4]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焦秀梅
    项文化
    田大伦
    [J].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 4 - 8
  • [5]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杨树人工林的碳储量及其动态
    唐罗忠
    生原喜久雄
    黄宝龙
    户田浩人
    杨文忠
    荒井知朗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 1 - 6
  • [6] 山东省森林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张德全
    桑卫国
    李曰峰
    王宗泉
    盖文杰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S1) : 93 - 97
  • [7] 近20年海南岛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
    曹军
    张镱锂
    刘燕华
    [J]. 地理研究, 2002, (05) : 551 - 560
  • [8] 中国森林生物量的估算:对Fang等Science一文(Science,2001,291:2320~2322)的若干说明[J]. 方精云,陈安平,赵淑清,慈龙骏.植物生态学报. 2002(02)
  • [9] 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方精云
    陈安平
    [J]. 植物学报, 2001, (09) : 967 - 973
  • [10] 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
    刘国华
    傅伯杰
    方精云
    [J]. 生态学报, 2000, (05) : 733 - 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