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实验的手机舆情传播演化研究

被引:2
作者
沈超 [1 ,2 ]
朱庆华 [3 ]
朱恒民 [2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3]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 南京邮电大学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基地
关键词
手机舆情; 话题演化; 计算实验; 多主体建模; 信息弱势群体; 协同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智能手机作为个人信息综合处理平台成为舆情传播的重要媒介,舆情信息通过各种新型应用在移动通信网络上传播,运营商的政策与监管使这一过程更为复杂。使用计算实验方法将手机舆情话题传播这一复杂系统抽象为运营商、媒介和用户三类主体,给出了主体的属性和行为规则,重点考虑主体之间信息行为的协同交互,在此基础上根据计算实验理论设计了手机舆情传播系统的演化实验模型,从运营商监管、媒介数量和用户密度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监管系统中较易产生舆情、衍生话题和谣言,运营商的监管会抑制手机舆情的传播,促进系统的稳定,应用媒介数量、用户数量与信息传播速度正相关,但不会影响系统稳定状态时各类用户的比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广州“非典”事件中的手机短信——关于“第五媒体”传播特质的思考 [J].
朱家麟 .
当代传播, 2003, (03) :13-15
[2]   舆论演进中个体策略选择的仿真研究 [J].
张立 ;
刘云 .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12) :3518-3521+3541
[3]   社会网络分析及其在舆情和疫情防控中的应用 [J].
周涛 ;
汪秉宏 ;
韩筱璞 ;
尚明生 .
系统工程学报, 2010, (06) :742-754
[4]  
Criticality of Rumor Propagation on Small-world Networks. Zanette D H. http://arxivorg/PS_cache cond-mat/pdf/0109/0109049v1.pdf . 2009
[5]  
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coevolution of networks and opinions. Holme, Petter,Newman, M.E.J. Physical Review E - Statistical, Nonlinear, and Soft Matter Physics . 2006
[6]   系统论视野下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框架构想 [J].
赵振宇 ;
焦俊波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 34 (10) :41-45
[7]   基于计算实验的三网融合平台运营演化研究 [J].
沈超 ;
朱庆华 ;
刘璇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12) :12-18
[8]   媒体作用下互联网舆情话题传播模型研究 [J].
朱恒民 ;
刘凯 ;
卢子芳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3, (03) :45-50
[9]  
Time-Dependent Statistics of the Ising Model. Glauber,R J. Journal of Mathematics . 1963
[10]   移动互联网舆情生成机制研究 [J].
洪小娟 ;
刘雅囡 ;
姜楠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 (02)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