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游河道整治及其效果评价

被引:11
作者
刘玉年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河道整治; 行蓄洪区; 工程实施; 淮河;
D O I
10.16232/j.cnki.1001-4179.2008.16.008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淮河中游是淮河治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受黄河夺淮和人口增加的影响,淮河中游河道淤积,大量的湖泊洼地被围垦成圩区,造成中游行洪不畅。1983年以来,采取了铲除、退建行蓄洪区堤防,切滩、疏浚河道,整治束水河段,调整设计水位等措施,扩大了河道行洪能力,工程措施在防御1991、2003年和2007年洪水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对25a来工程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110 +1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成效及若干问题探讨 [J].
王九大 .
人民长江, 2008, (14) :16-20
[2]   淮河中游洪水演进模型 [J].
谈佩文 ;
王船海 ;
顾大辛 ;
李光炽 ;
周奕梅 .
水科学进展, 1996, (02) :124-129
[3]  
2003年淮河暴雨洪水[M].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水利部水文局, 2006
[4]  
淮河治理与开发志[M]. - 科学出版社 ,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志》编纂委员会,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