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力量与公共领域——近年中美关于近世市民社会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22
作者
余新忠
机构
[1] 南开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概念; 政治; 思维形式; 市民社会; 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80年代以来 ,美国的一些学者援用西方的市民社会 /公共领域这对概念和理论对中国近世社会历史进行了新的实证性研究 ,并就其是否适用于中国史研究展开了论辩。近年来 ,受此和国内市民社会研究热潮的影响 ,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在中国史学界逐渐兴起。与美国学者希望借助这一概念与理论来表明中国近世社会存在着其内在发展理路不同 ,中国的研究者大多想借此勾勒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轨迹。本文认为 ,在中国史的研究中引入西方的理论和概念 ,有利于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改进研究方法 ,是可取的。但引进不是套用 ,其目的也不是为了以中国比附西方 ,而是要在尽可能发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 ,以西方理论为参照系 ,探索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有关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几点思考 [J].
马敏 .
天津社会科学, 1997, (04) :94-103
[3]   市民社会的两个传统及其在现代的汇合 [J].
方朝晖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5) :82-102
[4]   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 [J].
何增科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5) :67-81
[5]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治平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