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5
作者
:
陈南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陈南祥
王延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王延辉
机构
: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来源
:
人民黄河
|
2007年
/ 10期
关键词
:
水资源;
熵权;
模糊评价;
可持续承载力;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V213.9 [水利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
082802 ;
摘要
:
选取水资源总量、人均占有水量、单位GDP用水量、缺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重复利用率、人口密度等7个指标,按其对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建立了评价指标的分级模型及其隶属度计算公式。基于熵权基本理论,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受水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较弱,必须采取调水、节水等措施以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熵权的施工机械选型研究
[J].
吴正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吴正佳
;
杜义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杜义贤
.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37
-140
[2]
熵权理论在我国六省水污染损害评估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晓华
;
李圭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李圭白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08)
:101
-104
[3]
水质评价的模糊熵权聚类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光
;
祝令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祝令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惠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堂
.
水电能源科学,
2005,
(06)
:14
-15+90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王学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
王学全
;
卢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
卢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国
.
中国沙漠,
2005,
(06)
:152
-157
[5]
基于熵原理的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研究
[J].
霍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霍映宝
;
韩之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韩之俊
.
运筹与管理,
2004,
(02)
:118
-122
[6]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张丽
;
董增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董增川
;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张伟
.
水利学报,
2003,
(10)
:108
-112+118
[7]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J].
朱一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朱一中
;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夏军
;
谈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谈戈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80
-188
[8]
非线性动力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秉正, 2004
[9]
Entropy of a convolution operator
[J].
Urbanski,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Natl Louis Univ, Nowy Sacz Sch Business, PL-33300 Nowy Sacz, Poland
Natl Louis Univ, Nowy Sacz Sch Business, PL-33300 Nowy Sacz, Poland
Urbanski, A
.
OPEN SYSTEMS & INFORMATION DYNAMICS,
2004,
11
(01)
:79
-85
←
1
→
共 9 条
[1]
基于熵权的施工机械选型研究
[J].
吴正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吴正佳
;
杜义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
杜义贤
.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37
-140
[2]
熵权理论在我国六省水污染损害评估中的应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磊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晓华
;
李圭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李圭白
.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08)
:101
-104
[3]
水质评价的模糊熵权聚类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继光
;
祝令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干线有限公司
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
祝令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惠群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立堂
.
水电能源科学,
2005,
(06)
:14
-15+90
[4]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青海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J].
王学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
王学全
;
卢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和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北京
卢琦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保国
.
中国沙漠,
2005,
(06)
:152
-157
[5]
基于熵原理的上市公司综合评价研究
[J].
霍映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霍映宝
;
韩之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韩之俊
.
运筹与管理,
2004,
(02)
:118
-122
[6]
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概念及研究思路探讨
[J].
张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张丽
;
董增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董增川
;
张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
张伟
.
水利学报,
2003,
(10)
:108
-112+118
[7]
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J].
朱一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朱一中
;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夏军
;
谈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谈戈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2)
:180
-188
[8]
非线性动力学[M].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秉正, 2004
[9]
Entropy of a convolution operator
[J].
Urbanski, 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Natl Louis Univ, Nowy Sacz Sch Business, PL-33300 Nowy Sacz, Poland
Natl Louis Univ, Nowy Sacz Sch Business, PL-33300 Nowy Sacz, Poland
Urbanski, A
.
OPEN SYSTEMS & INFORMATION DYNAMICS,
2004,
11
(01)
:79
-8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