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演变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23
作者
金民卿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
[3] 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差异融合; 双重转化; 内生性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力图用传统文化解读和融化马克思主义,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一种理论借鉴,这两方面尝试都没有成功。近代中国面临着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双重任务,但两方面的内生性重建都没有完成。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政治和文化两个向度上同时展开,但是这两个向度在实际发展中却不均衡,政治向度成功推进而文化向度明显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意识形态性突出而文化性内涵不足,特别是在特定时期的畸形发展,导致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对立。为此,必须不断深化二者的差异融合及双重转化,即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文化化",在双重转化的基础上建构形态完备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2 +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两种异质文化的独特融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缘起、发展与实践 [J].
金民卿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14) :19-30
[2]  
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高军等主编, 1986
[3]  
梁启超哲学思想论文选[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梁启超 著, 1984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林代昭, 1983